首页 » 定龙资讯
本文刊于《垂钓》2010年第1期
刘定龙先生是本刊资深作者,2009年,他自创“定龙钓具工作室”,并在本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钓线的文章,颇受读者欢迎。2010年,刘定龙先生正式涉足钓线生产领域。元旦前夕,记者采访刘定龙先生,和他重聊关于钓线的话题。
记:您的QQ签名是“做最稳定的钓线”。博客题头上用过“稳定压倒一切”的话,您能就钓线的稳定性问题和大家谈谈吗?
刘:钓线的“稳定性”,其实就是钓线强力的均匀性。比如一个水桶,它的盛水量是由构成水桶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的,一根绳子,一定是最薄弱的地方最先被拉断。我们常用的钓鱼线,从外表看非常光滑而均匀,可是它的实际拉力通常并非如其均匀的外表。钓线内部的束状晶相结构,决定了它在定长度范围内总会有相对薄弱的部位,业内有人称之为“坏点”。
记:您刚刚谈到“坏点”,钓鱼人怎样确定钓线的“坏点”?
刘:钓鱼人很难用直观的方法准确判断钓线的“坏点”,但在垂钓中可以感知“坏点”的存在。比如经常意外断线,如果不是使用方法有问题,就很可能是“坏点”问题。我在考察和选择原丝时,并不使用“坏点”这一指标,而是使用纺织厂(刘定龙先生曾经在纺织厂工作——编者注)常用的强力不匀率、均方差进行评价。
记:请您向读者通俗地介绍一下钓线的“稳定”或者“均匀”问题。
刘:比如“久战”0.8号线平均直强2千克;另一款某品牌钓线平均直强也是2千克。久战线测试4次的断裂拉力值分别是1.9、2.0、2.0、2.1千克,另款线同样测试4次,分别是1.3、2.0、2.3、2.4千克。从上面两组数据可以看出,“久战”线更接近平均值,拉力的均匀程度——也就是稳定性更好些。可是,如果采用对拉的方法,久战线最多只有50%的胜率,另一组线最大却可能有75%的胜率。通过这个对比,读者或许还可以明白“对拉法”比较钓线的质量是不科学的。
记:我在垂钓中,也经常遇到意外断线的问题。看来,“意外”并不意外啊!
刘:其实,我说“对拉法”有缺陷,还因为这种方法忽视了钓线的结强”。钓线的直线强力通常是非常均匀的,但是打上结后有效拉力就会变得非常不均匀。所以,要想使“对拉法”更合理,最好是对同样粗细的钓线打上相同的结后进行多次对比。当然,研究钓线的实际抗拉强力,还是在水下实战状态中进行测试更好。
记: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。那么,我们可不可以说,强力高而且结节强力均匀的线一定是好线?
刘:这个倒不一定,要结合实际垂钓的需要来综合判定。我推出的“强攻”品牌,其中有两个号的子线曾经使用某国进口的原丝。冬天时反复试钓和测试,证实它们柔软性好、强力高而稳定,很好用。可是,后来却发现这两个号在钓快鱼时容易卷曲,于是被我果断地换掉了——大多数情况下,钓线还需要挺实不易卷曲。
记:您刚刚又提到一个概念:冬钓好用的线,其他季节不一定好用.是这样吗?
刘:是的。冬钓上鱼慢,线要柔软一些,即使有些卷曲也看不出来问题。在鱼吃食猛、上鱼快的时候还用这种线.就有些被动了。
记:钓线跳号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话题,如今您自己开始生产钓线.又如何面对这个问题?
刘: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关于钓线的行业标准,业内默认“日本号”,一号多值、同号不同值的现象颇为常见,少标直径的现象更多。前几个月参加一场钓鱼比赛,发的纪念品中有一盘0.4号线,后来实测的直径竟达到0.9号。我自己推出的产品,都尽力避免“跳号”现象的发生。但这个问题,要用“相对”和“绝对”来界定。比如我推出的“久战”牌1号子线,用普通机械或电子螺旋千分尺.测得的直径是0.165mm,用更精密的仪器来测量,它的实际直径是0171~0172mm,你说这个线“跳号”吗?在“绝对”的意义上说,它是跳号的。可是和市场上绝大多数线相比.它是很细、很标准的。
记:您刚才讲的是钓线应用知识,能不能向读者谈谈钓线制造方面的知识?
刘:我不会“制造”钓线,只会挑选和加工钓线。制造钓线的原丝是由大型现代设备制造的,且大多数是进口。目前还没有哪家渔具商敢说自己生产钓线。他们要做的,是合理选择原丝并进行适当的后加工,最大限度地发挥钓线的有用特性,克服它的缺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