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实战钓技分享
绝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是在“窝子”里钓鱼。鱼窝,是指我们用饵料使鱼集中的地方,也应该是钩饵所能达到的地方。过去,我们在谈到“窝”的问题时,往往进行粗线条的思考,没有进行细腻和深入的研究。
1、窝子是钓点和饵料、用饵方法的正确结合
三分钓技七分钓位,在鱼不能去的地方,饵料再好也没法钓。钓位对整个垂钓过程一票否决,这就叫“七分钓位”。从饵料方面看,饵是诱鱼的、也是钓鱼的。在同一水域、类似的钓位,饵料的味型、状态和用法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。味型决定了鱼会不会被饵吸引,状态和用法决定了鱼在窝子中的数量多少和位置,是在上层、中层,还是在下层。钓位只有和饵料、用法完美结合,才是一个完美的窝子。谁也不会否认诱饵和钓饵会对鱼情产生强大的影响力,由此可见,鱼饵的使用和对鱼窝的维护,是所有垂钓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。
2、好钓位是好窝子的基础
选择钓位的依据,是鱼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和摄食特点。传统钓谚中“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”,其依据就是“鱼的环境温度和摄食难度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钓谚中的“春夏秋冬”应是水的冷暖和季节的结合,而不是日历中的四季变化,也不是气温的变化。时时想到鱼的环境——水的温度和溶氧情况,这是我们选好钓位的基础。
比如水库的“春钓滩”:在小型水库钓滩丰收的时候,大中型水库的水温对鱼来说还是冬天,需要选深水下竿。小型水体水温上升快,开竿时间较早;山汊型的大型深水水库水温上升慢开竿较晚。不过春钓滩夏钓潭等是大趋势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休闲选钓位时,需要特别考虑到人为的干扰。比如下毒药虾、电鱼、网捕等,会让正常的好钓位变成死位。
3、打窝前要“看清”水下的地形
我们不知道水下是何地形,却可以通过线组察看水下高低的变化。有些陡坡岸边,水面变化半尺,水下变化有可能有一米的高度差。这就要求我们在打窝时把窝食打得稍靠近内侧。其实,即使是在平坦的岸边,诱饵也是要靠近钓点内侧的,这样深水的大鱼进在窝吃诱饵前,就可以吃到我们精心准备的钓饵。
在一些大型的山汊型水库,由于岸边多石、多坑凹或沟槽,库钓选点时需要格外重视,必须避开这些石缝和死角。诱饵用的好,钓点也不错,鱼也进了窝子,漂经常晃一晃就是没有正常的鱼讯,这时就要考虑有可能是钩饵丢进了石缝死角。钓草洞时也则很有可能出现这种受周围水草干扰无法上鱼的窝子。
明白了上述情况,我们在水底地形复杂的水库选择钓位和钓点时,需要多花点时间探一探深浅,看哪个深度容易上鱼,哪个深度不上鱼。
较平坦的水库或找到了较平坦的钓点,排除了挂钩的后顾之忧,用迟钝的跑铅钓法有信号简单稳定,中鱼率高的特点。在地形复杂的水底,调高目钓离底是避免挂钩的不二法门。又如竞技池中稀泥底和硬泥底,它们的钓法也不尽相同,调高钓低有避免鱼钩陷入的作用。
4、鱼窝是立体的,饵料也是立体的
竞技钓手把鱼窝的“立体”特性认识和发挥得淋漓尽致。水库休闲垂钓中,特别是在较深的水库,鱼窝同样也是立体的,各水层都有可以出鱼。认识到这一特点,有助于我们正确应变,在底钓无鱼时及时打浮,把翘嘴鲌、红梢、武昌鱼、草鱼、鲢鳙等中上层鱼钓上来。含雪花粉的片状饵比重轻,在水中雾化好,能在水体中上层保留较长的时间。颗粒细腻的饵料也有一定的飘浮特点,坚持快速抛竿钓,能将鱼诱到上层并稳定在上层。而底钓的诱饵一定要粘度大、颗粒大,以减少雾化,减少鲢鳙的烦扰(很多水库是不让钓鲢鳙)。如果不需要诱来鲢鳙鱼,同时又使用了较细的饵料,在炮制诱饵时,就必须将饵料尽量和粘、硬,浮钓红梢时一定要注意用饵的量一定要小,不要搓团浮钓,也不要拉大团浮钓。万一诱来鲢鳙,这窝子多半就废了。用扔石头驱赶的办法有一定效果,副作用也不小。
认识到鱼窝和饵料的立体性,我们就可以适量进行一些小小的应变。比如我们用抛投的方法打好一个窝子,往往会立即引来一些中上层的鱼,打好窝后浮漂下拉钓离底,同时坠子向上推增加钩饵的下摆幅度,这时往往能抓住一些鳊鱼、翘嘴鲌或红梢。
5、围绕窝子的变化制定战略战术
不同的用饵方法会影响窝子中的鱼情,比如鱼的种类、数量多少、泳层变化、警觉性变化。下面是笔者总结的几种典型诱饵使用方法。
(1)垂钓前大量抛撒淡味粗颗粒诱饵,垂钓中及时补窝
这是在有大鱼的自然水域针对大鱼的用饵方法,过去多为传统钓手喜爱。在笔者看来,这种方法对台钓法钓大鱼时也非常有用。有些台钓爱好者对这种传统的用饵方法多有诟病,认为这种用饵方法浪费饵料、抛投时惊鱼、中鱼率低(鱼吃饱了不吃钓饵),这种认识对大鱼多的自然水域钓大鱼来说并不正确。大水面钓大鱼打大窝,为的是杂鱼吃不完诱饵,大鱼能被诱来。所有鱼类中,特别是鳊鱼和鲤鱼,如果窝子里没有了饵料,它们很不愿意吃钩上的一点点饵料。
(2)先浮后底,先小后大
在自然水域垂钓,特别是在水库,翘嘴鲌、红梢一类的上层鱼较多,底层鱼往往也不少,怎么合理地选择钓法?我们可以一开始就选择底层鱼,钓到大鱼的机会会增加很多。我感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,是先用3.6米手竿、浓腥饵搓饵或拉饵钓半天的上层鱼,获得一定的收获后,同时底层也会累积一些饵料,此时再钓底层鱼。基于这种思路,我们在用饵上就需要配合一致:用细腻的粉状饵浮钓为主,不要抛撒带颗粒的底层饵。
(3)先底后浮,扎好根基
台钓中,通常是先找好底,打好底窝,这是一个窝子的根基。然后在边钓边等的过程中判断鱼情的变化,适时钓浮。刚钓浮时,钓点不要离开底钓的钓点太远,并适时给底窝补几竿窝子,以便在上层鱼情变化时,底窝还有鱼钓。而在竞技比赛的后期,下一场时不可能钓到现在的钓位,钓远、提高中鱼率又是完全正确的选择。
(4)源源不断,绵绵不绝
长竿短线包食钓,包食就是诱饵。手竿蘸粉钓,揺的蘸粉是诱饵。这两种诱饵都具有“源源不断,绵绵不绝”的特点,诱饵的使用效果很高、浪费极少。
6、窝子是动态的,要注意维护
大多数“鱼窝”是鱼儿临时呆一呆的地方,不是鱼的长期驻地。有几种情形下的鱼窝是自然形成的,就是鱼儿们的长期驻地。过去我常在汉江大桥上夜钓,靠近桥墩附近是我们经常选择的钓点。在这里不使用任何诱饵就能钓到鱼。北方冰钓也属这种情形,长竿短线钓草洞,也基本上是在鱼的巢穴下竿。
总的来说,鱼窝还是“临时”的。认识这一特点,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诱饵的重视,在合适的时间使用适量数量的诱饵,通过合理数量的诱饵把鱼留在窝子里。垂钓中,要及时观察窝子的种种信息,对鱼情进行综合判断。例如:
信号出现的在水体的哪个层次?如果是上层,说明杂鱼多,底层没有大鱼。此时可以坚持钓底守大鱼,也可以钓钓半水搞掂一些上层鱼。
信号出现的间隔时间是长还是短?小杂鱼吃食的高频率和大鱼摄食的频繁摄食,在浮漂上的感觉完全不一样。底层小鱼摄食多,可以加大饵团体积和硬度,多等一等;大鱼摄食间隔时间长多是窝里没鱼,可能需要补窝;大鱼吃食的间隔时间短说明窝里有鱼,钓饵改小点以抓紧时间钓取它们。
信号的特点是什么样的?小鱼吃钩信号快、信号大、比较“贼”,大鱼吃钩浮漂动作“老实”。“小鱼不闹大鱼到”,这是前人最经典的鱼谚之一,浮漂没有信号,这本身也是一种信号,它提示我们:要么是大鱼进窝,要么是窝子里没有饵料了,这两种情况应该容易判断。